中國跨境電商占領印尼,當地獨角獸扛不住了

背城一戰網93792025-07-05 16:27:38

原標題:中國跨境電商占領印尼,當地獨角獸扛不住了|硬氪分析

作者:胡依婷

來源:硬氪

題圖來源 | pexels

在印尼這片熱土上,本土電商巨頭將被迫離場。

近期,印尼上市互聯網獨角獸公司 Bukalapak 宣布將停止銷售實體商品。自今年 2 月 9 日起,消費者將無法再通過 Bukalapak 下單實體商品,所有未處理的訂單將在 3 月初之前取消,電子錢包餘額可在 3 月 14 日前轉至用戶銀行賬戶。

放棄電商業務後,Bukalapak 將以預付費信貸、數據包、電力代幣、流媒體憑證、支付交通罰款、分期付款、信貸等數字虛擬商品為主營服務。

而從時間上來看,Bukalapak 在成立之初以電商起家,通過匯聚印尼本土小商店逐步擴大規模,而後才新增電費繳納、流量包等虛擬產品與金融服務。

但在距其 2021 年上市至今不過 4 年,Bukalapak 電商業務卻宣告結束。這背後是平台自身盈利困難與不足以應對來自新老平台的競爭。

財報顯示,2023 年,Bukalapak 的淨虧損高達 1.37 萬億印尼盾(約為 8371 萬美元);2024 年上半年,淨虧損已同比擴大 90%,達到 7480 億印尼盾(約為 4570 萬美元)。

自身虧損的同時,Shopee、Tokopedia 等平台仍在不斷提升市場份額。其中,TikTok 遭遇禁令後仍以 8.4 億美元收購 Tokopedia 75.01% 股份,大力扶持印尼本地品牌商家入駐,使其電商業務迅速複蘇。

扛不住虧損與競爭,為了在印尼存活,Bukalapak 不得不拋棄電商大本營,將市場拱手讓給更有力的對手們。

風光不再

Bukalapak 在印尼語裏意為“擺攤”,這在當地也指向散落在廣大鄉村地區的街邊商店、夫妻老婆店(Warung)。

自 2010 年成立以來,Bukalapak 為契合印尼消費者的消費習慣,地推本土的街邊小商店,邀請其入駐平台,開展線上銷售。

Bukalapak 創始人之一 Achmad Zaky 曾在播客中介紹道,印尼不同於其他發展中國家,有五分之三的人住在鄉村地區,95% 的人會去身邊的雜貨店、售貨亭購物,這種類似街頭小攤的 Warung 經濟體係一度占據了印尼線下經濟的 70%。

不斷覆蓋印尼多個地區之際,2017 年 Bukalapak 還推出了 O2O 平台 Mitra Bukalapak,為小店、夫妻店們提供通信類、生活繳費和電子錢包等虛擬服務,該業務也逐漸成為公司營收的重要部分。

2018 年,不斷擴張的 Bukalapak 成為了繼 Go-Jek、Traveloka、Tokopedia 之後第四家印尼獨角獸。

2020 年後,Bukalapak 在印尼已積累超過 500 萬入駐商家,7000 萬注冊用戶,其中日活用戶約 1200 萬。

一路高歌,2021 年 Bukalapak 也加入東南亞互聯網企業謀求上市的浪潮,8 月其在印尼證券交易所正式掛牌,通過 IPO 籌集了 15 億美元,遠超其預期。這成為彼時印尼有史以來最大的一筆 IPO,Bukalapak 也率先成為印尼四家科技獨角獸中最早上市的公司。

Bukalapak 在當時頗受資本認可,其投資方包括、新加坡主權財富基金 GIC 與印尼本地媒體巨頭 Emtek 等。

上市後,Bukalapak 仍在努力扭虧為盈。但即使 2022 年整體淨利潤達到 1.98 萬億印尼盾(約為 1.21 億美元),四季度 Bukalapak 還是回到虧損狀態。

難以持續性盈利或許源於 Bukalapak 對鄉村夫妻小店這類下沉市場的追求。這類地區交通不便、交易場景也不夠成熟,拓展與物流等經營成本都較為高昂。

此外,當 Bukalapak 證明了下沉生意的可行性,Shopee 與 Tokopedia 等平台也加強布局,在物流、品牌推廣等方麵加大投入,競爭日漸焦灼。

時間給出了答案,在宣告放棄電商業務前夕,Bukalapak 仍舊沒能保持盈利。

財報顯示,2024 年上半年,Bukalapak 的淨虧損達到 7480 億印尼盾,同比擴大 90%。三季度虧損仍在持續。

虧損同時帶來了股價的劇烈波動。自 IPO 以來,Bukalapak 股價屢次下跌,市場估值也由約 76 億美元滑落至 7.5 億美元。去年 7 月,新加坡主權財富基金 GIC 作為其主要股東也在考慮出售股權,對 Bukalapak 的發展信心減弱。

Bukalapak 再難重現上市時的風光,培養本土小商店的願景也將止步於 2025 年,這家獨角獸企業在十餘年投入後將悻悻離場。

落於下風

事實上,Bukalapak 在印尼電商市場的排名屈居 Shopee、Tokopedia 之後;當 TikTok 席卷全球並開始進入印尼時,Bukalapak 的境遇顯得更為緊張。

作為東南亞最大的電商市場,印尼已經出現頭部集中現象。MomentumWorks 發布的《2024 年東南亞電子商務》報告指出,2023 年 Shopee 在印尼電商市場占據 40% 的 GMV 份額,排名第一;Tokopedia 緊隨其後,占據 30% 的份額;Bukalapak 則排名第三,市場份額僅為 11%。

從成立時間來看,Shopee 比 Bukalapak 晚五年,且並非生於印尼本地。但 Shopee 的布局速度較快。

2017 年,Shopee 自建物流 Shopee Logistics Service(SLS)已經正式上線。在印尼站點,其平均運費降低了 25%,而在經濟最發達的首都雅加達及周邊地區,平均運費更是大幅下調了近 40%,這使跨境賣家的訂單量在一周內實現翻倍,增長超過 100%。

2018 年全年,Shopee 的 GMV 已經超過 100 億美元。據了解,Shopee 曾在雙十二活動當天創下訂單新紀錄,其 24 小時內訂單超過 1200 萬單,其中 540 萬單來自印尼。

以如此迅猛的速度,Shopee 後來居上,獲得了遠超 Bukalapak 的市場規模。而競爭遠未停止,TikTok Shop 帶著內容電商的新模式進入印尼,並獲得一席之地。

2022 年,Bukalapak 努力扭虧為盈之時,TikTok Shop 在東南亞實現了高達 44 億美元的 GMV,其中印尼市場超過 25 億美元。此番市場表現,增強了 TikTok Shop 對印尼的信心與投入,使其成為本土電商平台的有力對手。

印尼的小店賣家與消費者也青睞於 TikTok Shop。FastData 數據顯示,2023 年上半年,印尼是 TikTok Shop 銷量≥1 萬小店數最多的國家,全球銷售額 TOP3 的小店有兩家都來自印尼。在開展的帶貨直播中,印尼的總時長與總觀看人次也位列東南亞地區之最。

即使麵臨當地政府的封禁,TikTok 也不惜斥資 8.4 億美元收購 GoTo 旗下子公司 Tokopedia 75.01% 股份,重返印尼。強強聯合下,Bukalapak 麵臨的競爭變得更為強勁。

留給 Bukalapak 的時間並不多,經曆業務調整與裁員後,其形勢也未有較大好轉,放棄原先核心的電商業務成為最終選擇。

不如實力更強的同時期平台,新生對手也來勢洶洶,Bukalapak 僅有的市場規模在不久後或許就會被瓜分。隨著時間推移,Bukalapak 十餘年在電商市場的沉浮將僅存在曆史中。

上一篇:如何開啟抖音作品收益(讓你的創作變現?抖音作品收益開通方法)
下一篇:為什麽百度已經收錄的外鏈還會被刪(探究外鏈被刪的原因及應對方法)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2025-07-05 15:54

匯豐製造業PMI初值重返擴張區間 重歸榮枯線上方|匯豐|製造業|初值

2025-07-05 15:44

張茅:健全相應信用激勵懲戒製度 |張茅|企業|製度

2025-07-05 15:36

7月份我國規模以上工業利潤增速提高至11.6%|工業企業|規模|工業

2025-07-05 15:02

從三中全會讀懂中國改革的邏輯|中國|改革|三中全會

2025-07-05 14:05

匯豐10月中國服務業PMI升至52.6 呈現擴張之勢|服務業|匯豐|PMI